NY_T 2815-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红棕象甲
ID: |
CF7A4D40B1684DB79E58B5BF89038FB8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3 |
页数: |
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815—2015,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红棕象甲,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ling pest of tropical crop-,Red palm weevil,201570-09 发布2015-12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,NY/T 2815—2015,—1—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,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覃伟权、阎伟、刘丽、黄山春、李朝绪、孙晓东、吕朝军、钟宝珠,I,NY/T 2815—2015,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红棕象甲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红棕象甲(.Rhynchophorus /er2g加ezzs)防治的有关术语和定义及防治要求等技术,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棕梱植物种植区域红棕象甲的防治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/T 8321(所有部分)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NY/T 2818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红棕象甲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 :,3. 1 1/ ;」: ; : 一 ];,监测 monitoring,长期固定连续不断监督测试工作,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而摸清某种有害国物的发生区,域、发生时期及发生数量等,3.2,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,病、虫、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,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,4防治要求 ',4. 1基本信息、,红棕象甲的识别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,4. 2防治原则,贯彻“预防为主,科学治理,依法监管,强化责任”的绿色植保方针,在防治中以农业防治为基础,协,调应用聚集信息素诱捕、饵料诱杀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对红棕象甲进行有效控制,4.3 田间监测,按照NY/T 2818的规定执行。 「「 ー . 」,4.4 检疫,依据我国植物及产品检疫的有关规定,对调运的棕桐植物苗木和产品进行检疫及检疫处理,4.5 农业防治,4. 5. 1合理安排种植树种,在棕桐园有选择性的种植红棕象甲喜食树种,如假槟榔、大王棕等,4. 5.2田园清理,发现树干受伤时,可用沥青或泥浆涂封伤口,以防成虫产卵;及时清理落叶和受害致死的植株,并集,中烧毁,NY/T 2815—2015,4.6化学防治,4. 6. 1农药使用要求,按照GB 4285和GB/T 8321的规定,严格掌握使用剂量、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。不使用国家严,格禁止使用的杀虫剂(见附录B),4.6.2药剂使用方法,4. 6.2. I心叶基部施药,成虫羽化初始期、高峰期,应于上午9时前施药,以心叶基部湿润为宜,高温季节应避免在中午烈日,和高温下施药。用2%曝虫琳微胶囊悬浮剂500倍液或5%叱虫琳悬浮剂1 000倍液淋灌心叶基部,施,药7 d.10 d后检查虫情,如发现幼虫排泄物,应进行第2次施药,连用2次.3次,4. 6.2. 2树干打孔注药,对实施喷药等其他措施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,在离地面0. 5 m处树干基部的3个方向,用!0 mm,钻头的打孔机,钻出与树干纵轴呈45°的斜孔,孔深7 cm.10 cm,注入5%毗虫琳悬浮剂5倍.10倍液,或2%喔虫琳微胶囊悬浮剂5倍.10倍液,以不溢出为宜,注药后用泥浆或塑料布封口。在第1次注药,30 d后,可进行第2次注药。连续施用3次以上,2,NY/T 2815—2015,附录A,(资料性附录),红棕象甲形态特征、发生及危害特点,A, 1红棕象甲形态特征(图A. 1),卵:乳白色,具光泽,长卵圆形,光滑无刻点,两端略窄。卵期3 d.4 d,幼虫:幼虫体表柔软,皱褶,无足,气门椭圆形,8对。头部发达,突出,具刚毛。腹部末端扁平略凹,陷,周缘具刚毛。初孵幼虫体乳白色.比卵略细长。老熟幼虫体黄白至黄褐色.略透明,可见体内一条黑,色线位于背中线位置。头部坚硬,蜕裂线Y字形,两边分别具黄色斜纹。体大于头部,纺锤形,体长约,50 mm,蛹:蛹为离蛹,长20 mm~38 mm,宽9 mm.16 mm,长椭圆形,初为乳白色,后呈褐色。前胸背板中,央具一条乳白色纵线,周缘具小刻点,粗糙。喙长达前足胫节,触角长达前足腿节,翅长达后足胫节。触,角及复眼突出,小盾片明显。蛹外被一束寄主植物纤维构成的长椭圆形茧,成虫:体长!9 mm.34 mm,宽8 mm~15 mm,胸厚5 mm.10 mm,喙长6 mm~13 mm〇身体红褐,色,光亮或暗。体壁坚硬。喙和头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1/3。口器咀嚼式,着生于喙前端。前胸前缘,小,向后逐渐扩大,略呈椭圆形,前胸背板具两排黑斑,前排2个.7个,中间ー个较大,两侧较小,后排3,个均较大,或无斑点。鞘翅短,边缘(尤其侧缘和基缘)和接缝黑色,有时鞘翅全部暗黑褐色。身体腹面,黑红相间,腹部末端外露;各足腿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,各足跑节黑褐色。触角柄节和索节黑褐色,棒,节红褐色。成虫前胸前缘小向后缘逐渐宽大,略呈椭圆形,具两排黑斑,前排3个或5个,中间ー个较,大,两侧的较小,后排3个,均较大,有极少数虫体没有两排黑斑,图A. 1红棕象甲各虫态,A.2红棕象甲发生危害特点,红棕象甲成虫和幼虫都能危害,尤以幼虫造成的损失最大。成虫一般产卵于棕樞植……
……